(相关资料图)
身为人子,有的选择背井离乡、在外打拼,也有点愿意放弃外面的机会,膝下承欢。
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所谓“全职儿女”的概念,有了新的例子。
媒体报道称,宁波的李先生已经40岁,因为前几年母亲六十多的母亲生重病,他请了将近两月假照顾,病愈后李先生索性辞掉了上海月薪2万的工作,回家做起“全职儿子”。
起初李先生也曾尝试找工作,但因为竞业限制等原因时常碰壁,热情慢慢就减退了。
现在,李先生父母的退休金加起来11000元,每月会给儿子5500元“补贴”。李先生需要料理一日三餐,打扫卫生,配父母散步遛狗等。
现在李先生还交着社保,同时因为欲望降低、生活压力减小,甚至还有了存款。在父母看来,唯一的遗憾就是儿子还没成家,其它方面他们都很幸福。
据悉,全职儿女的概念最早来自豆瓣小组“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”。
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曾对此做出见解,他认为“全职儿女”的关键在于每个人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同,自身的发展追求也不同,是一种个体的选择。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今后可能会有更多年轻人在权衡自己的工作、生活与家庭的需要之后,选择做“全职儿女”。
在全职儿女圈子里流传着这么几句话“与其内卷,不如回家”“不论是在家躺平还是进入社会,人一定还是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,如果找不到精神支撑,人在哪里都不会快乐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头条新闻的微博调查显示,对于这一现象,不能接受和愿意尝试的基本各占一半,大家怎么看呢?